策展宣言

2020以樹為名藝術散策計畫
啟動一座21世紀城市生態美術館

 
策展統籌  蘇瑤華

 

大學美術館的文化策略

安身麗水街大宅院庭前的「朴樹」,身旁掛牌記錄著它已經在地矗立一甲子的身世,但生態學專家推測,海邊原生種的它聯繫著比一甲子更遙遠的,當臺北未形成盆地前,海和鹹水湖的記憶,一株21世紀的朴樹提供了一條地質演變的時光隧道,讓我們得以摸索回望,想像數十萬年前山水之交孕育的這樣一顆種子。沿著日式宿舍群生意盎然的熱帶植物臺灣肖楠、烏心石等等,曾經是家樹,而今聯繫著殖民時期日本統治者對於臺灣身處國境之南的擘劃與描繪。

樹,是城市記憶之所繫,正如美術館,以藝術典藏,保存過往物質文化記憶,為未來世代述說過去的故事。「以樹為名」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籌備歷程中,面向城市,與人相遇的開始。

跨出美術館固定建築空間,「以樹為名」藝術計劃展開梭巡巷弄的生態步道探索,依循著在快速開發城市縫隙中被保存、活化,樹的老靈魂們,包括城市指認的保護老樹、殖民時代南國意象的種植、昔時大學教授生活研究連動的宿舍植栽、還有伸出新建大宅前庭生機盎然的景觀樹叢,他們見證流轉時光,靜默地敘說可視與不復可視的地方歷史。這條疊映在日常生活中臨時性的步道,透過策展意念的召喚集體性關注,藝術節慶這段時間讓平日無暇關注周遭景致,只提供功能性快速通行的巷道,超級展開,有藝術設置、有參與店家畫廊和特色小店,提供各種駐足理由,讓尋常日常,以非比尋常(extraordinary)的姿態轉身亮相。

大學美術館的核心使命在於支持大學的研究與教學實踐,同時鼓勵跨領域創作發展。黃心健、蔡芷芬、劉建成、長友大輔等臺師大藝術學院師長們,帶著學生跨出教室走進社區,落實藝術計畫。

 

生態博物館作為一種方法

強調美術館與「地方社群」及「生態」間(倫理)關係,是當代博物館發展的重大轉向之一,1971年在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 ICOM)年會上,由法國博物館學者瓦西納(Hugues de Varine-Bohan)、希維賀(Georges. Henri Rivière)首次提出「生態博物館」(Ecomuseum),用以表達呈現當時為徹底改造傳統博物館與社會大眾關係的一個文化行動。生態博物館倡議博物館營運不再僅以建築本身或周邊環境為範疇,而是擴及社區整體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以去中心化的民主思維,由公共機關與地方社群共同構思、營運,提倡博物館要因應不同風土民情而形成不同風貌,帶動社區情感凝聚。

「以樹為名」藝術計劃即嘗試以生態博物館作為一種方法,踏查街廓中日常文化生活,邀請巷弄中的餐廳店家加入藝術計畫,敦煌畫廊、青田茶館、青田七六、青田十三、臺北徠卡之家、春豬工作室、極電資訊、果鑲、厝內與咖啡與綠、星巴克、幸田咖啡、貓圖咖啡、登陸土星土耳其咖啡、紫金園、哆夶食間、以馬忤斯美味關係廚房、珠寶盒法式點心坊等,提供暖心的來店小禮,豐富巷弄步道走逛興味。

而凝視當代議題、帶有社會參與藝術精神的藝文工作者連入地方生活網絡,藝術進駐計畫以工作坊帶動地方的藝術參與。星濱山的林書豪及其團隊帶都市人體驗木工工作坊,為植物拼搭木箱,栽種可食性地景到城市適居的觀賞性植物,加入市場旁社區花園;林君孟以蕉麻纖維編織直徑3米的大帽,量測疫情帶來,人與人之間時代性的距離;而放在教堂前蔡潔莘的「擁抱」,藝術家張開的雙臂是宗教亙世不滅的包容,還是疫情的權宜性的替代物件。在疫情、後疫情乃至再疫情,距離與擁抱拉出人際間參與的探索和距離的張力。

 

21世紀大學美術館的再啟蒙

臺師大美術館的典藏作品,記錄著超過一甲子臺灣美術史、臺灣設計史、臺灣藝術教育養成教育的發展路途,也輻射出臺師大早期對香港和東南亞藝術家和藝術教師養成影響深遠,扮演重要角色。從3,000多件留校作品,已修復的700多件作品中挑出50-70年代,現代藝術發展關鍵年代的幾位校友留校作品,包括廖修平、簡錫圭、文寶樓、宋龍飛、張煥彩、洪根深、張義、洪郁大、黃光明、陳景容、陳秋瑾等,以印製在建築物的帆布和旗桿的布幡上,呈現他們在校的習作與學習歷程,是臺師大美術館籌備歷程中重要研究的一小部分。在校園內外創造一個與社區生活相連接的藝術步道,是美術館和典藏品創作者情感工程的起步,也是美術館希望將臺灣美術史寫入日常生活,創造身體可以沉浸觀看一條路徑的嘗試。

「以樹為名」藝術計畫提議一個在路上觀察的集體行動,以城市生態、生產(藝術與地方創意產業)、生活與美術館永續發展建構連動矩陣,為個人所屬生活地域及社群創造意義,為地方創生的想像與實踐提供一劑可以調和教育研究與消費觀光的新配方,或許也為藝術在當代社會的存在狀態開展另類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