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象繪畫──高行健
Vision Intérieure: The Art of Gao Xingjian
時間:2025/09/23 Tue.-2025/11/23 Sun.
地點:師大美術館展廳一、二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和平校區Ⅱ)
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館、高行健資料中心
協辦:臺法文化教育基金會
▌ 展覽簡介
你選擇的是在這社會和時代的限制下盡可能大的自由,
你選擇的是不理會市場行情的自由,
你選擇的是不追隨時髦的藝術觀念的自由,
你選擇的是做你自己最想做的藝術的自由。──高行健《另一種美學》
走近高行健的畫作,首先感受到的往往不是具體的圖像,而是一種氤氳飄忽、如夢似幻的氣息。墨色濃淡交錯,線條奔放飛白或凝重如思,彷彿觸及內在尚未成形的情緒記憶。這些畫既不屬於傳統山水人物,也非西方抽象畫的延伸,而是他所稱的「心象繪畫」——在現實與抽象之間捕捉內在感受的流動。畫面中偶爾浮現極簡人影,或凝視遠方,或行走於未知地景;亦見日、月、屋宇等朦朧輪廓,與筆墨流動交織成他筆下「內在風景」的視覺語彙。
不同於他在文學與戲劇中對荒謬現實與意識形態的叩問,高行健的繪畫是一種完全向內的沉潛。不為對外發聲,也不召喚共鳴,而是在灰階墨痕中展開個體精神的獨行旅程,一場藝術家與自身靈魂深處的靜默對話。
本展覽呈現高行健歷年捐贈給臺師大的畫作,創作時間橫跨1989年至今,展現其始終如一的美學追求——從個人內在出發,跨越現實與想像的邊界,構築一處由自由、詩性與孤絕交織而成的藝術空間。他曾言,繪畫應「回到人的視覺感受和內心,回到精神」。觀者也能在墨與白的節奏與流動之中,在凝視中對照自身,體會畫作所呈現的這層精神維度。
高行健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是國際著名的全方位藝術家,集小說家、戲劇家、詩人、戲劇和電影導演、畫家和理論家於一身。他的小說和戲劇關注人類的生存困境,瑞典學院在諾貝爾獎授獎詞中以「普世的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藝術與戲劇開闢嶄新道路」加以表彰。高行健的長篇小說《靈山》和《一個人的聖經》轟動國際文壇,被評為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的里程碑;戲劇作品自1980年代便受到歐洲劇壇的關注,《彼岸》、《逃亡》、《車站》等十八部劇作,在歐、亞、美洲和澳洲等地上演不輟。他的水墨畫作獨具一格,在歐亞和北美已有上百次展覽,出版畫冊五十餘本。
高行健獲頒各大國際性藝文成就獎項,主要包括1992年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義大利費羅尼亞文學獎、2002年法國榮譽騎士勛章、美國終身成就學院金盤獎、2006年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雄獅獎、2008年義大利米蘭藝術節特別致敬獎、2010年盧森堡歐洲貢獻金獎、2012年法國文藝復興金質獎章、2019年羅馬獎、2023年法國榮譽軍團司令勳章。
高行健自1987年起定居巴黎,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並獲頒榮譽博士。
▌ 跨國與談線上直播
高行健主講「跨界的創作」
時間:2025/11/13 (四) 17:30-18:30
直播網址將於演講前公告,敬請密切關注。活動以中文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