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水.理園──古亭文化地景藝術參與計畫
垂柳、蓮花、波光粼粼,曾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大)校園裡的誠溪,展現著霧裡薛圳第二支線輕柔流過的身影,今日圳溪雖然不在,卻化為回憶裡的吉光片羽。藉著師大誠溪,本計畫探索社區水圳的文化記憶,將臺北的水圳演變連結至微觀的家園回憶,透過園林文化中,整理自然水景的「理水」哲學,隱喻我們與家園、與水文化之間的交互關係。
2025年盛夏,師大美術館透過一系列的工作坊與走讀活動,從校園出發向社區蔓延!集結調查小組、藝術團隊、社區民眾三方參與,活動過程中亦陸續釋出專欄故事與共創成果。他們的採集與創意視角將承載著歷史與情感,滋養這片你我生活的地方!
活動期間自 2025年8月9日至30日,陸續開放線上報名。歡迎 7 歲以上的大小朋友與大哥大姐們參與~
活動快速導航 以下場次開始報名囉!
8/9 (六) 10:30-11:30 社區水圳文化走讀 (已額滿 07.28 更新)
8/17 (日) 10:30-11:30 社區水圳文化走讀 (已截止 08.10 更新)
8/13 (三) 14:00-16:00 河流意象拼貼工作坊 | 龍泉里 (已額滿 07.28 更新)
8/16 (六) 14:00-16:00 河流意象拼貼工作坊 | 古風里 (已額滿 07.28 更新)
8/23 (六) 14:00-16:00 美麗家園剪紙工作坊 | 龍坡里 (已額滿 07.28 更新)
8/25 (一) 09:00-12:00 樂齡工作坊「圳流・畫流・心流」–社區老記憶,心的創藝 (已額滿 08.19 更新)
8/29 (五) 10:00-12:00 理水今昔—AI 影像工作坊 (已額滿 08.19 更新)
8/30 (六) 14:00-16:00 美麗家園剪紙工作坊 | 錦安里 (已額滿 08.19 更新)
• 線上報名後收到表單回覆 email,即報名成功
• 取消報名請務必來訊告知:師大美術館展覽與企畫組 02-7749-5787;02-7749-7802;chiaa@ntnu.edu.tw
活動簡介
▍社區水圳文化走讀
講師|林聖欽老師
簡介|沿著霧裡薛圳第二支線的路徑,我們將一同尋找這條古老水圳在現今都市地景中的痕跡。透過流路的辨識與地表紋理的觀察,試著還原過往水圳周邊的農業景觀。行走其間,水圳旁串聯著與臺師大、臺大、林務局、市場相關等地景,實際上也映照著都市的成長脈絡。
透過這段走讀旅程,邀請您一起探索水圳地景中的歷史記憶與都市轉變,進而思考:我們要如何在快速發展的都市中,創造出兼具歷史厚度與生活品質的都市風貌?
活動對象|本場活動邀請 7 歲以上有興趣者,7-15歲者需有家長共同參與,並請個別線上報名!
場次一
時間|8/9 (六) 10:30-11:30 (10:15報到)
報名|https://forms.gle/xYsudeJDWtkQi2xBA
7/29 (二) 23:59 截止報名,如額滿則提早關閉表單
集合地點|師大美術館 (和平東路一段129號臺師大和平Ⅱ校區)
場次二
時間|8/17 (日) 10:30-11:30
報名|https://forms.gle/6k4v3y2SgmHTAeYM6
8/10 (日) 23:59 截止報名,如額滿則提早關閉表單 (08.07更新)
集合地點|師大美術館 (和平東路一段129號臺師大和平Ⅱ校區)
▍河流意象拼貼工作坊
講師|蔡芷芬創作團隊
簡介|本工作坊是以河流意象為起始點,開啟發想和創作的拼貼活動體驗。特別是師大以及附近鄰里曾是霧裡薛圳逕流之地,重新回顧和創造別具意義。經由拼貼藝術探索水域在自然及文化中的多重象徵。
河流是時間的見證者,流動和消失也承載著人與土地的變動與記憶。在這場創作過程中,參與者將透過多元素材、手作觸感和個人記憶,創作出獨一無二的河流意象拼貼作品。
活動對象|7歲以上,可獨立操作剪刀
場次一|龍泉里
時間|8/13 (三) 14:00-16:00 (13:45報到)
地點|龍泉居社區關懷中心 (雲和街49號1樓)
報名|https://forms.gle/A6ah74BXQWMgSZEF6
流程|簡介→拼貼創作→欣賞交流→大合照
場次二|古風里
時間|8/16 (六) 14:00-16:00 (13:45報到)
地點|芒果香草園-無論如河公益書店師大店 (龍泉街112-1號)
報名|https://forms.gle/RvtNfqps92R5a5du8
流程|簡介→拼貼創作→欣賞交流→大合照
▍美麗家園剪紙工作坊
講師|蔡芷芬創作團隊
簡介|本工作坊是以師大校園及鄰里的認同及歸屬為家園的出發點,透過創意表達和生活美學的手作剪紙活動,來呈現家園活力與美麗的環境現況。參與者不僅學習剪紙的技巧,更需發揮想像力提升創意表達的過程,完成的作品將融入日常生活,成為校園環境中的美麗風景。
邀請參與者經由紙張、圖像、和色彩的綜合運用,加上多種剪紙技法來強化作品的視覺表達。依據自己的興趣和風格為師大鄰里創作獨特的剪紙作品。
活動對象|7歲以上,可獨立操作剪、貼、黏
場次一|龍坡里
時間|8/23 (六) 14:00-16:00 (13:45報到)
地點|殷海光故居 (溫州街18巷16弄1之1號)
報名|https://forms.gle/8fFDfr22PFzxAm7AA
流程|殷海光故居參觀→剪紙創作→欣賞交流→大合照
場次二|錦安里
時間|8/30 (六) 14:00-16:00 (13:45報到)
地點|師大美術館 (和平東路一段129號臺師大和平Ⅱ校區)
報名|https://forms.gle/rXwJjmtjhR93y4Yp9
流程|簡介→剪紙創作→欣賞交流→大合照
▍樂齡工作坊「圳流・畫流・心流」–社區老記憶,心的創藝
講師|黃暄文 藝術治療師/諮商心理師、何冠德 藝術治療專業背景/藝術教育老師
簡介|還記得兒時家門前的水圳嗎?那條陪伴生活流動的水脈,藏著多少老故事與舊時光。這場活動邀請您聊聊舊時光,從水圳的慢慢喚醒記憶中關於水、家園與生活的片段。我們將引導參與者從自身經驗出發,透過藝術創作將記憶轉化為圖像與色彩,在創作中與土地、與自我重新連結。
對象|本場活動邀請 55 歲以上社區樂齡朋友參與,名額有限,請先線上報名!
活動資訊
時間|8/25 (一) 9:00-12:00 (8:45報到)
地點|師大美術館 (和平東路一段129號臺師大和平Ⅱ校區)
55+ 單人報名區|https://forms.gle/FJqUzarbVeCdmNp49
自備材料
請每人攜帶一個家中已不再使用/較少使用的臉盆、盤子等器具,作為拼貼創作的基底(創作在該器具之上)。祖孫2人同行,則一人帶一個。
▍理水今昔–AI影像工作坊
講師|張晏榕創作團隊
簡介|由本校圖傳系張晏榕老師與學生組成的創作團隊,將帶您穿越師大校園的今昔,以互動投影作品,回憶曾經流經校園的水圳與風景。
活動從作品欣賞展開,讓您親身感受地景的演進。接著的創作活動,我們將引導您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將珍藏的老照片,轉化為生動的循環動態影像。這些流動影像,讓塵封已久的畫面重新鮮活起來,使家園故事從相框裡躍然而出!活動最後您將可以將體驗自己創作的投影影像,運用科技方式感受家園的溫暖與活力。
活動對象|7歲以上
活動資訊
時間|8/29 (五) 10:00-12:00 (9:45報到)
地點|師大美術館 (和平東路一段129號臺師大和平Ⅱ校區)
報名|https://forms.gle/rrrfUNtR8wveic4b7
自備材料
請每人至少攜帶一張古亭地區(包含臺師大)1950至1960年代前老照片,或近期社區巷弄攝影,可以是自己或親人的照片,若有相關故事更佳。紙本相片可當日攜帶掃描, 電子檔可透過本表單上 傳(請先報名再上傳)。
指導單位|文化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執行單位|師大美術館
協辦單位|大安區公所、錦安里、古莊里、古風里、龍泉里、龍坡里
特別感謝|芒果香草園、殷海光故居、無論如河公益書店師大店、臺師大圖書館、臺師大社會實踐中心、協助本計畫的社區民眾與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