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美術館

 

宣言

大學的美術館
奠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百年傳統,
提供藝術文化教學與創新資源
.
面對未來的美術館
從本館藝術典藏之研究、修復與保存出發,
探索臺灣近現代美術文化社會歷史脈動,面對未來
.
我們的美術館

推動在地居民的參與,面向國際觀眾,
成為跨越不同世代、族群的藝術樞紐

關於師大美術館

承載著1947年以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師大)師生與校友的美術創作實踐,見證了臺灣近代美術和文化歷史的脈動,典藏的4000多件藝術作品的師大美術館,藉由典藏研究轉譯、美術當代策展、跨域參與共學、文創設計服務、以及代間樂齡陪伴,我們擁抱校園與社區,垂直連接世代及族群,也向國際招手,切磋學術與交流藝術思維。

師大美術館識別設計——傳統與現代並蓄

  • 設計|劉建成教授
  • 題字|鄭善禧名譽教授

標誌設計上以美術館獨特的建築形體作出發,一方面以不對稱的三角形幾何圖案來展現美術館在觀念、思想上的創新與突破;另一方面採以虛實相映的巧妙設計佈局,讓2D平面圖案形塑出3D式結構形體,其所構成的表現空間也反映出美術館在訊息整合與傳播的開放性,同時也暗喻著美術館在空間運用上的靈活性。

在標準字上鄭教授以兼有楷、隸體勢的漆書體來書寫,在厚重間隱涵著儒雅,在雄渾裡流溢著豁達,以氣勢蒼勁的書法字體勾勒出東方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輝煌歷史,同時蘊涵著動態的韻律性,象徵著美術館在傳承、創新臺灣在地文化上,同時穿越國界、跨越語文,與全球共通與接軌,開展更多的交流。

代表色彩則延續書法墨色為基底,輔以深咖啡色帶出美術館的恢弘氣度、沈穩風範與師大綿延積累的人文素養。

師大美術館建築——巷弄裡的驚鴻一瞥

  • 設計|陳聖中建築師事務所
  • 建造|聯鋼營造工程、天汗工程

建築以雕塑般不規則的外型,呼應當代多變的美學時代,空間規劃猶如音符流竄般的動線,以灰色為主的內外材質、整體空間設計到配件構思都從藝術美學的視角,低調展現出臺北市巷弄的驚鴻一瞥。

美術館三角造形的出發點,是與臺師大行政大樓正門上明顯的三角門牆與隱藏其中的多個三角元素;不採對稱三角形有著「傳承先賢,翻轉創新」的企圖心;表面綿延相接的長方形則取自師大古蹟的紅磚牆面。建築由聯鋼營造全力協助,外牆由400多條直線(三角面轉折直料)組成約192個三角形施工面,每條線長度不同,組成角度也不同。外牆帷幕構造由折板梁組合而成,共使用400多支折板梁,每支長度、彎折、角度皆不盡相同,透過了精細的3D圖準確加工,挑戰加工與建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