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__
教育部前瞻顯示科技導入藝術場域建置與推廣計畫 系列成果展演  

*免費參觀/參與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執行單位: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師大美術館

特別表演(已結束) 現場live表演!結合沉浸式音像互動、虛擬實境、舞蹈、劇場等,等你來 feat.

系列呈現(已結束) 展於師大美術館沉浸展廳「光影走廊」

論壇活動-(已結束)  臺師大 X 双融域 文化轉譯力論壇

feat.__

師大美術館沉浸式場域「光影走廊」推動師生科技運用與沉浸式內容製作,由教育部支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執行之前瞻顯示科技導入藝術場域建置與推廣計畫,本展呈現其孵育成果,各項製作展開迴異的敘事情境,從祭儀祈福、坑道意外至生離死別等情境,可見師生創作者們多元的關注面向。過程期間,師生們共同思考如何透過感官包覆、肢體動態、互動科技,使觀眾共感且將觀眾視為作品的一部份。

feat. 廣泛用於音樂作品與節目製作,為featuring之縮寫,意旨與其他藝術家合作為特色,本展借鑿其意,強調沉浸場域的跨域合作特質。不論是藝術feat.科技,或是科技feat.藝術,孵育核心是透過feat.的彼此合作跨域共創以迸發火花。

本系列中〈米龍360〉聚攏本校音樂學系、表演藝術研究所與設計學系的師生,將於11月2日晚間首演,結合即時音像互動之現場表演。再者之於沉浸式場域的互動性嘗試,於師大美術館光影走廊展呈〈米龍360〉、〈地下碼頭〉、〈尋〉,透過體感互動由觀眾更迭情境樣態,也將觀眾投射為故事角色,以此 feat.觀眾!

◧  特別表演

米龍 360|11/02 Sat. 🔮白晝之夜 19:00 | 19:40 演後座談
地下碼頭|10/05 Sat. 12:30、13:10 創作團隊演後座談|14:00
尋|10/05 Sat. 15:00、15:35 創作團隊演後座談|16:10

活動新聞|師大美術館自製節目《米龍360》科藝跨域與傳統祭儀對話

◧  系列呈現

2024/10/01 Tue.–11/02 Sat.
師大美術館光影走廊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10:00-17:00,
10/5 公眾展演日無展覽參觀,10/10、10/15休館

*免費參觀

2024|客製化軟體(視覺動態、互動、音樂、音效)、光影走廊現地製作|6分鐘循環

〈米龍360〉製作計畫,由教育部前瞻顯示科技導入藝術場域建置與推廣計畫所支持,匯聚本校設計學系、音樂學系與表演藝術研究所,落地實踐跨領域的教學與共創,探討沉浸體驗的多重可能,並為傳統文化注入當代的詮釋觀點。

本計畫創作靈感來自於客家祭祀祈福古禮——白米排出土地龍神的傳統習俗,將白米轉化為以數位動態粒子呈現,並結合音像與體感互動科技,觀眾以裸視3D感受360度投影空間的米龍,雙手引領米龍徜遊。11月2日將推出特別表演,表演者手握龍珠引導米龍飛舞,在兩段迥異的聲響擬態中,與龍相遇追逐拉扯及碰撞,形構虛與實、龍與人之間的張力。

執行製作|前瞻顯示科技導入藝術場域建置與推廣計畫 高文忠、林政宏、蘇瑤華
音樂指導|陳曉雰、黃苓瑄
舞蹈指導、編舞|吳義芳
影像指導|薛佑廷
音樂創作|江信彥、張為祥
演出舞者|許韶安、王韻琇、黃盈瑄
互動整合|酷米文化 吳國禎、陳義宏、李綠恩
音效製作|高勤倫
FMOD聲音整合|吳柏毅
聲音素材|沈宏軒、陳采君
製作協調|吳品慧、李佳珈

2024|軟體用於沉浸式投影、Kinect感應器|每場演出約15分鐘,尺寸依場地而定

人生的有限性,使生與死成為人類日常。

我們在不斷流逝的時間裡措手不及的面對了親人的或陌生人的離別,甚至可能是自己的命運終章。我們心靈中的轉變從錯愕、悲傷至釋懷,中間有太多遺憾與未說的話還來不及脫口,只能成一輩子的遺憾,因此如果有一個機會讓彼此相見,那相信會是最美的結局。

作品以劇場模式展演,並且結合動態影像投影、沉浸式互動,讓觀眾在觀賞的同時宛如身歷其境,為一項跨領域藝術表現。

 

指導老師|薛佑廷
創意總監丨潘芋廷
腳本丨潘芋廷
腳本協力|周心瑀
動態視覺設計丨潘芋廷
前導文字|潘芋廷
聲音設計 丨周心瑀
動作指導 | 周心瑀
專案管理丨潘芋廷
展場規劃丨周心瑀
攝影丨周心瑀
軟體技術指導丨李綠恩
燈光設計 丨呂元澤
舞蹈編創暨舞者丨華萱

2024|軟體用於VR與沉浸式投影、Kinect感應器|約25分鐘之沉浸式體驗,包含VR、劇場及投影內容

〈地下碼頭〉改編自民國 60 年代馬祖戰地政務時期的工程意外,並採用跨域科技藝術手法,邀請觀眾集體重塑戰爭遺緒,開啟戰後對話與思辨空間;本創作包含互動 VR 動畫〈地下碼頭〉及其劇情所延伸之沉浸式劇場及互動投影內容,藉此活化這段長達36年的戰火歲月。VR 動畫透過父子間的遺願,講述國軍父親放下內心矛盾的超然奇幻旅程;沉浸式劇場融合肢體戲劇,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回顧令人心碎的歷史刻痕,進入虛實相映的故事世界;沉浸式互動投影結合投影融接、動作捕捉、生成式 AI 技術重現坑道場景,進而昇華故事體驗。畢竟歷史需要的是連結,而不是繼承,〈地下碼頭〉希望刺激觀眾與文本的雙向互動,讓人們有機會理解並感受過去、創造超越苦難的可能、思索我們想要的未來。


指導老師|曹筱玥
VR 導演|陳樺萫
互動投影創作|陳樺萫
沉浸劇場導演|陳冠瑋
沉浸劇場演員|魏君佑

◧  論壇活動

臺師大 X 双融域 文化轉譯力論壇-沉浸式場域的跨域製作與培育
🛸 免費報名 額滿為止
時間:2024 年 9 月 27 日(五)13:30-16:30,13:00進場
地點:双融域 AMBI SPACE ONE
(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