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樹為名藝術散策計畫

樹,是城市記憶之所繫,正如美術館,以藝術典藏,保存過往物質文化記憶,為未來世代述說過去的故事。21世紀美術館的觸角不再局限於既有藝術展演範圍、或固定建築空間內,而變成是一種主動、全方位、整體性、開放性的思維方式,提供對話平台,是城市公共生活的觸媒。

「以樹為名」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以社區既有生態、產業和生活紋理為底圖,老樹、店鋪、藝術典藏和臨時性藝術計畫為路徑,與緊鄰社區合作的藝術散策計畫,將藝術寫入日常生活中,讓參與的活力轉化成為擊發人們創造超日常體驗的動力。

 

贊助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策畫執行:美術館籌備處
友情協助:龍安里洪秋甲里長、錦安里龔志慧里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印永翔副校長

師大美術館於 2015 年 4 月動土,2018 年 10 月主體工程竣工,並於2019 年年初取得使用執照。美術館從規劃、設計、執行主體工程建造,及室內裝修工程的過程中,張國恩校長及吳正己校長帶領行政及學術單位通力合作,逐步完成此重要的指標性建築。

回想過去的一年半時間,匯集校內外師長及各界專家意見,逐漸訂定美 術館室內設計與裝修的主軸,經過報部、評選、開標、施工等程序,於2021 年 4 月中完成第一階段的美術館室內裝修。美術館籌備處與藝術 學院的師長,為了充分瞭解此建築物的使用方式及蘊藏的潛力,特地從4 月 30 日至 6 月 12 日止,舉辦試營運模式的「啟蒙」畫展,見證曾經任教臺師大的大師,從他們的畫作中,領略其藝術上的成就以及對人才培育的貢獻。

師大美術館的完成,代表多重的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是臺灣藝術與設計的重要發源地,培育優秀人才的搖籃,擁有一座世界級的美術館,不但是紀念前人的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貢獻,更是吾輩繼續發揚光大,以及承擔使命的決心。

有幸與優秀的團隊一起循序漸進完成交辦任務,要感謝的人太多了,許和捷教授與陳美勇教授,在擔任總務長期間,戮力從公完成主體工程。 米泓生總務長及營繕組同仁的專業是美術館籌備處最重要的倚靠。趙惠玲院長以及蘇瑤華教授對美術館籌備處的付出,各界有目共睹。此外,謝章智與楊淑勳是兩位勤奮的組員,你們所扮演的螺絲釘角色,跟美術館的外觀鈦板,相互輝映,我要特別謝謝你們。

策展統籌  蘇瑤華

 

大學美術館的文化策略

安身麗水街大宅院庭前的「朴樹」,身旁掛牌記錄著它已經在地矗立一甲子的身世,但生態學專家推測,海邊原生種的它聯繫著比一甲子更遙遠的,當臺北未形成盆地前,海和鹹水湖的記憶,一株21世紀的朴樹提供了一條地質演變的時光隧道,讓我們得以摸索回望,想像數十萬年前山水之交孕育的這樣一顆種子。沿著日式宿舍群生意盎然的熱帶植物臺灣肖楠、烏心石等等,曾經是家樹,而今聯繫著殖民時期日本統治者對於臺灣身處國境之南的擘劃與描繪。

樹,是城市記憶之所繫,正如美術館,以藝術典藏,保存過往物質文化記憶,為未來世代述說過去的故事。「以樹為名」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籌備歷程中,面向城市,與人相遇的開始。

跨出美術館固定建築空間,「以樹為名」藝術計劃展開梭巡巷弄的生態步道探索,依循著在快速開發城市縫隙中被保存、活化,樹的老靈魂們,包括城市指認的保護老樹、殖民時代南國意象的種植、昔時大學教授生活研究連動的宿舍植栽、還有伸出新建大宅前庭生機盎然的景觀樹叢,他們見證流轉時光,靜默地敘說可視與不復可視的地方歷史。這條疊映在日常生活中臨時性的步道,透過策展意念的召喚集體性關注,藝術節慶這段時間讓平日無暇關注周遭景致,只提供功能性快速通行的巷道,超級展開,有藝術設置、有參與店家畫廊和特色小店,提供各種駐足理由,讓尋常日常,以非比尋常(extraordinary)的姿態轉身亮相。

大學美術館的核心使命在於支持大學的研究與教學實踐,同時鼓勵跨領域創作發展。黃心健、蔡芷芬、劉建成、長友大輔等臺師大藝術學院師長們,帶著學生跨出教室走進社區,落實藝術計畫。

 

生態博物館作為一種方法

強調美術館與「地方社群」及「生態」間(倫理)關係,是當代博物館發展的重大轉向之一,1971年在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 ICOM)年會上,由法國博物館學者瓦西納(Hugues de Varine-Bohan)、希維賀(Georges. Henri Rivière)首次提出「生態博物館」(Ecomuseum),用以表達呈現當時為徹底改造傳統博物館與社會大眾關係的一個文化行動。生態博物館倡議博物館營運不再僅以建築本身或周邊環境為範疇,而是擴及社區整體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以去中心化的民主思維,由公共機關與地方社群共同構思、營運,提倡博物館要因應不同風土民情而形成不同風貌,帶動社區情感凝聚。

「以樹為名」藝術計劃即嘗試以生態博物館作為一種方法,踏查街廓中日常文化生活,邀請巷弄中的餐廳店家加入藝術計畫,敦煌畫廊、青田茶館、青田七六、青田十三、臺北徠卡之家、春豬工作室、極電資訊、果鑲、厝內與咖啡與綠、星巴克、幸田咖啡、貓圖咖啡、登陸土星土耳其咖啡、紫金園、哆夶食間、以馬忤斯美味關係廚房、珠寶盒法式點心坊等,提供暖心的來店小禮,豐富巷弄步道走逛興味。

而凝視當代議題、帶有社會參與藝術精神的藝文工作者連入地方生活網絡,藝術進駐計畫以工作坊帶動地方的藝術參與。星濱山的林書豪及其團隊帶都市人體驗木工工作坊,為植物拼搭木箱,栽種可食性地景到城市適居的觀賞性植物,加入市場旁社區花園;林君孟以蕉麻纖維編織直徑3米的大帽,量測疫情帶來,人與人之間時代性的距離;而放在教堂前蔡潔莘的「擁抱」,藝術家張開的雙臂是宗教亙世不滅的包容,還是疫情的權宜性的替代物件。在疫情、後疫情乃至再疫情,距離與擁抱拉出人際間參與的探索和距離的張力。

 

21世紀大學美術館的再啟蒙

臺師大美術館的典藏作品,記錄著超過一甲子臺灣美術史、臺灣設計史、臺灣藝術教育養成教育的發展路途,也輻射出臺師大早期對香港和東南亞藝術家和藝術教師養成影響深遠,扮演重要角色。從3,000多件留校作品,已修復的700多件作品中挑出50-70年代,現代藝術發展關鍵年代的幾位校友留校作品,包括廖修平、簡錫圭、文寶樓、宋龍飛、張煥彩、洪根深、張義、洪郁大、黃光明、陳景容、陳秋瑾等,以印製在建築物的帆布和旗桿的布幡上,呈現他們在校的習作與學習歷程,是臺師大美術館籌備歷程中重要研究的一小部分。在校園內外創造一個與社區生活相連接的藝術步道,是美術館和典藏品創作者情感工程的起步,也是美術館希望將臺灣美術史寫入日常生活,創造身體可以沉浸觀看一條路徑的嘗試。

「以樹為名」藝術計畫提議一個在路上觀察的集體行動,以城市生態、生產(藝術與地方創意產業)、生活與美術館永續發展建構連動矩陣,為個人所屬生活地域及社群創造意義,為地方創生的想像與實踐提供一劑可以調和教育研究與消費觀光的新配方,或許也為藝術在當代社會的存在狀態開展另類傳說。

策展委員:吳正己、印永翔、劉美慧、米泓生、柯皓仁、陳學志、高文忠、趙惠玲、白適銘、劉建成、辛蒂庫絲、張元鳳、李振明、黃進龍、 林俊良
策展顧問:林磐聳、蔡錦堂
策展統籌:蘇瑤華
策展執行:林佩君、楊淑勳、吳竣逸、柯雅昕、何沐恬
策展助理:林禹葳、林甹、許悅庭
展場燈光:日曰有限公司
展場設計:大瑪爾藝術設計
影片製作:歐詠婷、許文靜、張仁和
展覽志工:田若雯、陳姝伃、丁玟君、張華珍、張幸媛、蔡昕容、高秀琳、古松展

大學美術館的文化策略

生態博物館作為一種方法

21世紀大學美術館的再啟蒙

作品設置

藝術記憶.百年榮光

臺師大藝術典藏主要來源為1947 年以來師生捐贈,其中又以學生留校作品為大宗,黃君璧主任任內(1949~1969)認為學生享有公費待遇,有義務將畢展作品留下回饋學校,因而建立畢業生作品留校傳統。典藏現已累積3,300 餘件,涵蓋傳統水墨、外光派、現代主義、鄉土繪畫等,風格、表現及觀念極其多元,爬梳瀏覽後,可見藝術創作在師承脈絡、國際流派、及本土時代氛圍等因素,交互影響、孕育而生的張力,透過這些典藏,得以凝視臺灣美術發展進程,梳理臺師大的角色和影響,也得以透過作品的描繪,透析臺灣社會的發展演進。

這些留校作品對於臺灣美術史培育的藝術種子具有代表性意義,留下臺灣美術發展歷史的足跡,是臺灣美術史中重要的文化資產。「以樹為名」展覽多數以六、七O年代已修復之作品,畫作題材描繪與展覽主題相關者,沿著街廓、校園中的人行動線,迤邐展開。觀賞迎風搖曳的畫作布旗外,您也可以拿出手機,掃描旗桿和建築上畫作旁的條碼,和作品一起沉入時間長河,靜靜閱讀作品和創作者的故事。

系列活動

「2020以樹為名藝術散策計畫-啟動21世紀一座生態美術館」除了策畫了一系列公共藝術裝置作品,策展團隊更精心從策展理念加以延伸,設計與規畫了一系列活動,包含共學與共創工作坊,以及多元主題的走讀導覽行程等。相關活動內容如下: